5G和“智慧灯杆”都是为智慧城市服务的基础建设,各有特色又相辅相成、互相依托。5G之于“智慧灯杆”,既给“智慧灯杆”的设备加载提供更多业务,更为“智慧灯杆”上的应用提供充足的网络通道数据通道。“智慧灯杆”之于5G,是5G站址布设的最优选择,同时也是提供更多物联网应用的客户支撑。
所以5G运营商与“智慧灯杆”运营商是和谐统一、互相合作的关系,为智慧城市各项应用提供可靠的杆件资源、稳定的供电资源、快速的网络资源共享,共同为政府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。不过就现阶段而言,智慧灯杆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,下面就随笔者一起来探讨一下吧!
一、基础设施新建难以统筹
从实操出发,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落实,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,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难以统筹,各类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硬件建设不同步、功能应用考虑不到位、实际应用不贯通、制度安排不明晰等现实问题。由于是不同体系的融合,发包方式、监管体系、验收移交流程、财政体系划拨等需要全面统筹设计,才能保证整体项目实施有序。
二、数据闸口管理部门定位不清晰
数据采集、应用是“智慧灯杆”的根本,除了硬件上接受各个部门的管理,数据上也应有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,扎口管理,真正统筹号城市基础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双同步。
实际上这也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所绕不开的两个问题,如何避免“重复建设”。如何打破“信息壁垒”。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》,从建设任务、总体架构、实施路径上,围绕跨部门、跨领域、跨层级的资源统筹、数据共享、业务协同等,进行了原则上的规范,为该两个问题的破题,迈出了一大步。
三、缺乏功能应用解决方案
目前来看,杆件上的主功能、边际功能、扩展功能缺乏长远结合的解决方案,必然导致应用难落地,项目难持续。同时,非标准化的设计解决方案同时也对后期的维护提出了新的难题。
以《上海并杆导则》为例,其中提出了路灯分层的概念,实现了硬件端可加载可复制的可能,为后续涉及交通安防、环境管理、城市服务、通讯服务、广告加载等提供了想象空间,这是目前为止形成的相对清晰的灯杆硬件功能划分,笔者认为应该在功能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,结合应用解决方案,不断建立和优化射击标准,使杆体的结构也真正的智慧起来。
四、数据消费没有形成规模
目前主要客户为政府,但现阶段的建设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使用,商业模式简单,创新驱动力不足,同时对财政的要求也相对较高。政府应该逐步改变建设投资方式,让数据消费形成主流,让企业持续常态地为政府提供服务。
比如政府牵头引领,社会资本参与,统筹多个专业,定制顶层规划,以城市杆件为载体,服务多专业应用。例如结合智慧城管、公安雪亮、基站建设、广告运营、EMC节能改造进行地整体商业构想,其优点是基础建设投资保障有力,边际成本递减,基本覆盖智慧成本,一次投资,多方受益,分段营收,具有较强地商业生命力;缺点是顶层设计须细致严密,决策流程较长,政府购买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,细分应用的开发需进一步集合专业公司力量。笔者认为此种形式最为契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,其建设模式清晰,可以较好地统筹各方权益,便于复制推广。
留言列表